五大遴选系列推介---华昌化工:不断探索创新,完善肥料产业链

2022-12-08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始建于1970年,2008年登陆深圳A股资本市场(股票代码:002274)。公司坐落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地处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之处,经过五十余年发展,已建成张家港和涟水两大生产基地,年产200万吨系列高浓度复合肥、66万吨氯化铵、40万吨尿素、50万吨合成氨、60万吨纯碱、32万吨丁辛醇、10万吨精甲醇等,其中复合肥产能位居江苏省内第一

图片

石化百强崛起历程

“华昌的崛起过程有三个里程碑,这三次机遇华昌都紧紧抓牢了,华昌才得以成为现在的中国化工百强之一。”华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华昌化工总经理胡波说,“1984-1985年,我们称之为第一次化肥危机,国家化肥专营统购统销方式发生变化,碳铵受到尿素的冲击出现滞销,小氮肥企业纷纷扛不住了。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反思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无忧无虑。”

公司从此确定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开始联产纯碱,做化工机械、压力容器,还开发微型电机,尝试了很多领域。“这种尝试对我们化肥厂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确定了多元化的发展思路。这个思路走了5年,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胡波说。

图片

公司的第二个里程碑是搬迁。通过搬迁,公司的规模壮大了,生产水平和装备水平提升了。胡波说:“搬迁前我们考虑的非常充分和细致,比如怎么搬,搬完之后的新厂要用什么样的工艺路线,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比较成熟,多大的生产规模会比较好等等。搬迁完之后,不少人称赞华昌搬迁工程为‘集先进技术于一身’,搬迁项目还获得了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利用搬迁,整个企业提升了一个档次。”

公司的第三个里程碑是上市。2004年,华昌改为股份有限公司,筹划上市。胡波坦言,“2008年上市,可以说这是搬迁后的又一个机遇,这两个机遇我们要是失去一个,也许华昌就不存在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我们赶上了新股上市的末班车。当时整个化肥行业都在走下坡路,如果再等一年,可能就有变数了。”上市之后的华昌有了新的发展资金,从2012年开始规划二次创业。

新型肥料快速发展

公司对新型肥料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成立了植物营养研究中心,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聘请院士专家、教授学者作为高级技术顾问,成立“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联合研发了“肥恋田”稳定性系列肥料、华昌硝基系列肥料、以及全新营养追肥——“追奭佳”系列等新型肥料。 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技术创新,公司形成了以通用型产品为基础,以全新营养追肥、稳定性肥料等新型肥料为核心,各种配方肥、专用肥为前沿的化肥产品格局。同时,在海内外成立专家团队,普及先进施肥技术,提供全程作物营养解决方案,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中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先后获得了五项国家发明专利,二十项外观专利,参与发起多个产品的国家、行业、企业标准的制定。

架起企业与农民之间的连心桥

胡波深刻意识到除了产品具有竞争力以外,以服务为核心才能激发旺盛的生命力。厂商联合,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公司提出了营销转型的十二字方针,即“五位一体,多级协同,深度营销”,打造了一支追求卓越的农资服务团队。这只团队每天活跃在市场最终端,把最优质的产品提供给广大农民朋友,为农民做好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种植难题。先后被评为中国农资经销商最佳合作厂家,用户满意产品诚信服务企业,品牌农资战略合作单位。几十年来,华昌化工的销售网络辐射全国,以标准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服务提高了农民科学施肥的理念。

图片

图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