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7月9日在江苏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本届全国肥料双交会主题是“肥料与粮食安全”,三天的会期内容充实、形式创新,凸显了稳粮保供、绿色发展的主旨。
本届全国肥料双交会着眼稳粮保供、服务绿色发展,把四位院士请上了讲坛:李培武院士介绍了科研团队在豆科作物减毒固氮耦合上取得的突破进展;康绍忠院士讲解如何发展高水效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张福锁院士展望绿色智能肥料从原理创新到产业化;沈其荣院士阐述了有机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同期2022全国土肥(耕肥)站长会、各项主题报告会、行业权威信息发布等主题活动也一一展开,就农业新形势与种植业绿色发展、肥料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创新、肥水行业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内容分别进行了专题研讨和报告交流。
为充分展示建党百年来肥水行业的发展成就,本届肥料双交会特别增设了“百年征程肥水华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肥料节水成就展,全面回顾了建党百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光辉历程,立体呈现党领导下肥水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导全行业汲取智慧力量,凝聚思想共识,积蓄发展动力,推动“十四五”肥水工作取得更大成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支撑。
据了解,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是国内肥料行业唯一由农业农村部批准举办的AAAA级农业专业展会,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系统创新的“指南针”、供需对接的“大平台”。
“中国肥料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李增裕说,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二是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他在会上披露了几组数据:一是2016年以来我国化肥使用量连续5年保持负增长;二是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0.2%,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三是有机肥施用面积超过5.5亿亩次,比2015年增加约50%;四是配方肥已占三大粮食作物施肥总量的60%以上;五是机械施肥超过7亿亩次、水肥一体化1.4亿亩次。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肥料产品的更新和施肥方式的变革为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为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减肥增效的背景下,肥料产业应该如何调整发展方向?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肥料是粮食的“粮食”,是宝贵的农业资源,我国粮食总产量的58.3%来自于肥料的支撑,这就是益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肥料生产国。所谓减肥增效,讲的是科学施肥,关键是增效,未来的肥料一定要向着改善作物品质方向努力,很多企业已经在努力研发新型产品,发展形势很不错。